概览

概览

​ 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"——出自《论语·为政》

​ 知道自己知道的,知道自己不知道的——很聪明的人。

​ 知道自己知道的,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——一般人。

​ 不知道自己知道的,知道自己不知道的——普通人。

​ 不知道自己知道的,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——很笨的人。

​ ——那么你知道了什么,不知道什么!

怎么证明你知道自己所知道的!

——(借鉴下费曼的说法,再加些自己的想法回答这个问题)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,讲给一个10岁的小孩子听,如果他/她能听懂,那么证明你有可能是知道(60%可能性)。若这位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也在一旁,在听了你的讲解后,提出了一些问题,你也能用自己的话讲清楚,那么证明你有有极大可能性是知道的(70%可能性)。如果旁边还有一位这个领域的专家,在听了你的讲解后,也提出了一些问题,你还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,那么有90%的可能性可以证明你是知道的。

怎么快速让自己知道?

——马斯克有过一段讲解怎么学习方法。他说到了树(树有树干、树枝、树根,沿着树枝又有叶子、叶子上的脉络、叶子上的细胞、叶子细胞中叶绿体、分子、原子、夸克,沿着树根,又有子树根、子子树根、分子、原子、夸克)。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,首先要抓住树干,无论你想往树干的上方学新鲜的、有活力、视野开阔的知识,还是往树干下方学习基础的、神秘魔力的、不为人知的知识,都请以抓住树干为先。为什么?若把知道换成要拔起一棵树,你是掌握住树干开拔,还是掌握住树枝进行开拔,还是树叶、叶上的脉络、叶上的细胞、分子、原子、夸克呢?

那怎么理解这样的树呢?

——一个词——中庸。往上(靠树枝、树叶、脉络等等)吸收天之日月精华,往下(靠树根、子树根、子子树根等等)吸收地之营养。

—— 一个词—— 关节。没错就是人体结构上所说的关节。一棵树,有树干这个最大的关节,树枝、树根等此等关节、树叶、子树根等。

——一个词——关系。“拖家带口找”关系,“攀亲戚”的关系。总之,找出事物间的联系。

——一个成语——擒贼先擒王。

是否有必要继续奉行"是什么、能做什么、既然能做某些就学呗、既然不能做某些先了解下呗"的学习思想?

—— 有必要。这样才不会陷入"只见树木不见森林"的境地。

渐全,简全,大全,完全!

——

​ 23年8月13日上午看了《人人都离不开的算法——图解算法应用》。其中有一个图说明了数据到智慧的4个步骤:数据(通过采集得到->)信息(通过挖掘得到->)知识(通过应用得到->)智慧(通过采集得到->)数据。

​ 关于这个图,这本书是这样描述的:

​ 如今,我们已身处大数据时代。其实,大数据的本质依旧是数据,只是应用了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对数据进行使用。大数据中的数据(data)种类繁多,错综复杂,本身没有用,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才能派上用场。这些数据携带很多信息,经过一定的梳理和清洗后可形成有用的信息(information);这些信息中包含着许多规律,可以借助智能算法进行挖掘,提炼成知识(knowledge);而知识可以应用于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等实践,这便产生了智慧(intelligence)。

23年8月13日下午看了《程序员的38堂成长课》。其中有一段是描述能力的4个阶段,与我前面写的有点相像。这本书是这样描述能力的4个阶段的:

​ “你可以假装自己已经学会了某些东西。往好了说这会让你感觉很尴尬,往坏了说则很危险。这可以从能力的4个阶段(心理学家亚伯拉罕·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分类方法)来说明。具体如下:

有意识的无能力

​ 你不知道某些东西,但是你知道你不知道。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。你可能不在乎,因为这不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。或者你很在乎,它成为你的一个挫折来源。

有意识的有能力

​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状态。你知道某些东西,而且你知道你知道。要使用这项技能,你必须有意识地努力,并集中精力。

无意识的有能力

​ 你对一个话题的知识了解得如此之多,它已经成为第二天性。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在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。例如,大多数成年人可以把走路和保持平衡看做一种无意识的能力,不假思索就能做到。

无意识的无能力

​ 这是一个危险的状态。你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。的确,你可能以为自己理解了某些问题,但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。这是你知识中的盲点。

​ 这本书还提到了学习模型。我觉得也蛮不错的。现摘录如下:

​ 教育心理学家构建了许多非常有启发性的学习模型。德雷福斯技能获取模型(Dreyfus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)是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,由斯图尔特·德雷福斯和休伯特·德雷福斯兄弟在1980年提出,当时他们正在研究人工计算机智能。在对诸如飞行员和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等高技能从业者进行调查后,他们确定了5个特定的理解层次。

新手(novice)

​ 新手希望快速获得结果,但是没有经验来指导他们。他们寻找死记硬背的规则,却没有能力判断这些规则是好是坏。如果有好的规则(或者幸运地在谷歌上寻找合适的资源),那么新手可以走得很远。新手(目前)对某个主题还不了解。

初学者(advanced beginner)

​ 在这个层次上,你有一些经验引导自己的学习。你可以打破一点儿规则,尝试自己的任务。但你的感知仍然是有限的,当事情出错时,你会陷入困境。在这个层次上,你可以更好的理解从哪里获得答案(例如,你知道最好的API参考文档),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可以理解全局的层次。初学者容易沉迷于不相关的细节。就他们所关心的一切而言,任何事情都可以对手头的问题很重要。初学者很快就鞥获得明确的知识,即那些可以很容易写下来并表达出来的事实性知识。

胜任者(competent)

​ 在这个阶段,你会有一个问题领域的心智模型。你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地图,开始关联某个部分,并了解了不同方面的相对重要性。这个全景视角让你能够处理未知的问题,并系统地规划解决这些问题的路线,而不是一头扎进去,希望规则能帮你找到解决方案。在这一点上,你积极地寻找新的规则来制定学习计划,并开始看到这些规则的局限性。

​ 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层次。

精通者(proficient)

​ 精通是胜任之上的一种状态。精通者对大局有更好的理解,并对新手进行的过度简化感到沮丧。他们可以纠正以前的错误,并反思自己的经验,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工作。在这一点上,你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,并将它们整合到自己的理解体系中。精通者可以理解准则(而不是简单的规则),并将应用它们解决问题(例如,他们知道如何以及何时应用设计模式)。精通者很容易识别和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,自信地忽略不相关的细节。在这里我们看到,精通者已经获得了重要的隐性知识,即那些很难通过阐述获得,只有通过经验和深刻的理解才能获得的知识。

专家(expert)

​ 这是学习树的顶点。专家很少。他们是某方面的权威,什么都知道,并且可以将这种技能与其他技能联系起来使用。他们可以教别人(可能更适合教胜任者而不是新手,因为与其有较少的脱节)。专家拥有直觉,所以他们不需要规则,而是能很自然地看到答案,哪怕不能马上清楚地说明为什么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
​ 为什么德雷福斯模型很有趣?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框架,既可以帮助你了解目前对某个主题的掌握程度,也可以帮助你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。你需要称为专家吗?大多数人是胜任者,这是合理的(事实上,一个全部是专家的团队将过于头重脚轻,而且可能功能失调)。

​ 德雷福斯模型还说明了在学习的每个阶段应该如何解决问题。你是在寻找简单的规则来应用,积极地收集原理来获得经验,还是直觉地感知答案?你对主题有多大的整体把握?

​ 德雷福斯模型对团队也很有帮助。如果你知道一个同事在新手和专家之间的确切位置,就可以更好地调整与他的互动。它将帮助你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——是应该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规则,解释一些原理,还是让他们思考新的信息以获得更透彻的理解。

​ 请注意,德雷福斯模型适用于每个技能。你可能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,也可能是另一个领域的新手。这是自然的。你应该保持谦逊,即使知道所有关于行为驱动设计(behavior-driven design,BDD)的知识,你也可能对某个具体的测试框架一无所知。这应该会让你感到兴奋,因为有更多的东西要学习。这可能会丰富你在BDD方面的专业知识,同事让你保持谦虚,因为你不是每个学科的绝对专家!没有人喜欢万事通。

最后修改 October 10, 2024: 更新 (a4b8f85)